佛家饮食思想:茹素修行
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,饮食它是思想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,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茹素中国教派,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修行一大特点是,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,饮食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思想制度,对中国人的茹素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。
在印度佛教中的修行小乘教派并不笼统地反对吃肉,《十诵律》说,饮食僧人可以吃三种净肉,思想即不是茹素自己杀的,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耳听说别人杀的就不在禁忌之列。中国佛教的禁止肉食,是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舍身献佛而首倡的饮食制度。禁止肉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引伸的戒律。佛教讲究三界轮回,因果报应,今世通过斋戒修炼,来世才能往生极乐世界。吃什么不吃什么有所禁忌,才能做到“法食”。法食就是遵循法制之食,依法之食必然是正食。适合僧侣的有五种净食,食物用火烧熟的谓之火净;用刀去其皮核的谓之刀净;以爪去壳的谓之爪净;将果物蔫干,失去生机才取食的谓之蔫净;取食被鸟啄残的食物谓之鸟啄净。不能做到火净、刀净、爪净、蔫净、鸟啄净的就是“邪命食”,这是佛家的禁忌。
僧侣的进食称为吃斋,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就称为“斋”,所以这“斋”字有节制饮食的意义。中国佛教中的“斋”从遵时进食,发展成不食荤腥的素食主义,成为汉族佛教的传统。所以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,包括我国藏传佛教和蒙、傣等少数民族中的信徒都可以荤食,唯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坚持素食,这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制度。
佛家所谓的素食,“素”是洁白的意思,也就是除鱼肉和动物类的食物,不言而喻,素食是指植物性原料的制成品。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,中国也有素食的说法,它原本有三种意思,一种素食是指吃白食;另一种素食是指生食;还有一种素食就是指平常饭食。种种说法与佛教的素食专指蔬菜并不相同。佛家所谓的荤食,并不仅仅指鱼肉等可食的生灵,凡是气味浓烈呛人的蔬菜也在禁忌之列。
佛教的素食和斋戒对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大的影响,是在社会上大开吃素的风气,促进了对素食的精益求精,并创造出素菜荤做的烹饪技术。京城的法源寺、常州的天宁寺、镇江的定慧寺、杭州的烟霞洞等一些著名的寺院,都以制作精良的素菜扬名于世。有些斋食广为传布,腊月八日吃腊八粥的传统,就来源于腊月八日这一天,释迦牟尼在进食用野果熬成的粥后,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成佛的故事。罗汉斋等素斋已融人汉族菜系成为全民族喜好的名菜。
- ·弱智又搞笑的问题语录 很智障问题搞笑句子
- ·铜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启动
- ·淮北市:移风易俗进万家 文明新风徐徐来
- ·全民转职:死灵法师!我即是天灾
- ·大师赛德尚博PK麦克罗伊 松树丛一幕还会发生吗?
- ·芜湖市:“边角地”变身市民幸福空间
- ·“好戏”掀热潮 欢喜闹元宵
- ·宿州:志愿服务不打烊 温馨相伴过大年
- ·英语素材:和“天气”相关的英语短语
- ·淮南:践行“光盘行动” 共享文明“食”光
- ·安庆市:诠释文化传承 展现少年朝气
- ·宿州市:“口袋公园”串起生活“微幸福”
- ·广东为何遭山西横扫?苏群:只能坚持两节 无老本可吃需培养徐昕
- ·宿州市:红色驿站里的“双向奔赴”
- ·暖“新”江淮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启动
- ·铜陵市:文明绘就春节“最美风景”